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強調,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
在黨的歷史上,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史上,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習近平總書記對人大工作指示批示最多,黨中央聽取人大工作匯報最多,黨中央對人大工作制定出臺文件最多,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人大制度次數最多。
本屆以來,栗戰(zhàn)書委員長所作的四份常委會工作報告中,“黨中央”一詞出現(xiàn)62次,“核心”“黨的領導”成為報告中的高頻詞。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憲法第一條的規(guī)定,是本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新增的內容,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起載入憲法,這是依憲治國的重大成果,這是堅持“三者有機統(tǒng)一”的重大舉措,這是全黨全國人民意志的重要體現(xiàn)。
在栗戰(zhàn)書委員長帶領下,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揮好“第一議程”的重要作用。
每次委員長會、黨組會、執(zhí)法檢查啟動會、代表座談會,委員長的每一次講話,都是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這一領域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作為第一議程、重要議程。做到了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工作、各次活動中,栗戰(zhàn)書委員長都是學習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領學人。
栗戰(zhàn)書委員長對堅持加強黨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有“五個最”的精辟概述。
最鮮明的特征。2019年栗戰(zhàn)書委員長在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指出,“黨的領導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最鮮明的特征”。
最為顯著的特點。2021年栗戰(zhàn)書委員長在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指出,“常委會工作最為顯著的特點是緊跟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緊貼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對法治建設的呼聲期盼,緊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提出的法律需求實際”。
最高政治原則。栗戰(zhàn)書委員長2021年在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指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最高政治原則,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履職盡責,把黨的領導貫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最大的啟示。栗戰(zhàn)書委員長2022年指出,本屆以來,常委會工作最大的啟示,歸結到一點,就是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tǒng)領,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起來,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人大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最大的變化。2022年栗戰(zhàn)書委員長在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上指出,“這幾年,全國人大最大的變化是黨的領導加強了,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近更緊了”。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緊扣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緊扣落實栗戰(zhàn)書委員長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人大工作全過程的要求,緊扣人大工作主責主業(yè),開展立法、監(jiān)督、代表、對外交往等各項工作。
建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大廈”,立法規(guī)劃和立法工作計劃就是“設計圖”,而黨的領導是最為關鍵最為牢靠的“地基”。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中“人民”一詞出現(xiàn)701次,體現(xiàn)出鮮明的人民底色。狠抓代表議案建議辦理,把其作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體的落點,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真實的體現(xiàn)。
人大監(jiān)督聚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從“雙減”工作到知識產權強國,從推動鄉(xiāng)村振興到環(huán)保執(zhí)法檢查,人大監(jiān)督始終圍繞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展開。
黨和國家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力量就匯聚到哪里,作用就發(fā)揮到哪里。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包括人大工作在內的黨和國家的工作,充分彰顯了堅如磐石的政治定力,依法治亂的斗爭能力,中國民主的制度偉力,與時俱進的時代活力。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始終堅持旗幟引領,政治站位有高度,依法履職有深度,為民服務有溫度,譜寫好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人大精彩篇章。